理想汽车7月“腰斩式“暴跌:从销冠到垫底,李想的理想破灭了?

瑞安爱车人 2025-08-26 测评试驾 3915

理想汽车的“狂飙”与“坠落”:李想,你真把3800万卡车司机当傻子了?

最近汽车圈最大的笑话是什么?不是谁家又降价了,也不是谁家又出了个“遥遥领先”。而是理想汽车,那个曾经最懂中国家庭的李想,居然想用一个假视频,来挑战全国3800万卡车司机的智商,顺便把牛顿的棺材板给掀了。视频里,他家2.5吨的MPV,轻轻松松就把一台8吨重的乘龙卡车给撞翻了。我看到视频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特效是外包给哪个村口广告公司做的?这已经不是营销了,这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力。果不其然,人家乘龙卡车官方直接下场打脸,一纸声明怼得理想哑口无言。这波操作,蠢得让人心疼,也蠢得让人发笑。一个靠“用户思维”起家的品牌,怎么会沦落到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骗人?这背后,已经不是简单的营销翻车了,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与焦虑。

这种傲慢,完美地体现在那台售价50万的“公路高铁”MEGA上。说实话,在MEGA发布之前,理想在很多人心里还是“靠谱”的代名词。结果呢?李想用一款挑战所有人审美的“大面包”,和一份挑战所有人消费观的定价,亲手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台。50万买个纯电MPV?这个价格,我扭头就能提一辆宝马X5(图片|配置|询价),它不香吗?市场给出的反应,比打脸还疼。全年目标只完成了零头,这已经不是滑铁卢了,这简直是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更可笑的是,MEGA的失败,似乎并没有让理想清醒过来。他们把失败归结于“外观被黑”,归结于“网友不懂车”,就是不肯承认,自己脱离了群众,飘到了天上。当一个创始人开始抱怨用户审美不行的时候,这个品牌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绝的还在后头。营销上搞“玄学”,产品上搞“套娃”。我一个开修理厂的朋友吐槽,说现在理想的L6、L7、L8、L9摆在一起,就像俄罗斯套娃,除了尺寸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贵,你几乎找不到本质区别。曾经让理想引以为傲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夜之间成了行业标配。人家问界有,小米有,甚至不到20万的东风奕派008都给你配齐了。当你的护城河只剩下三个家电的时候,这条河离干涸也就不远了。消费者审美疲劳,钱包更疲劳。凭什么要为了一点点空间的增大,多花十几万去买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车?当理想还在为自己的“精准刀法”沾沾自喜时,用户已经用脚投票,告诉你什么叫“恕不奉陪”。

屋漏偏逢连夜雨。产品创新停滞,质量问题却开始集中爆发。7月份,近400名理想L系列车主联合维权,控诉新车前轮“咔嚓咔嚓”异响。花几十万买的“家庭堡垒”,开起来像一辆快散架的拖拉机,这换谁谁受得了?一边是吹上天的碰撞测试,一边是新车就响的底盘,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更讽刺的是,7月份的销量数据,像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醒了所有“理想粉”。同比暴跌40%,直接被零跑甩开了几条街。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理想还是高高在上的“新势力一哥”,如今连前三的门都摸不到了。这坠落速度,比他家L9下坡开“能量回收”还快。

理想今天的困局,病根不在车,而在人。当一个企业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我最懂你”的爹味儿,听不进任何批评,甚至想靠P图来教育市场时,它的衰败就是注定的。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谎言。零跑用“半价理想”的极致性价比杀出一条血路,小鹏靠着智能驾驶的偏执赢回了尊重,大家都在拼命找自己的活路。只有理想,还沉浸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旧梦里,不愿醒来。从70万辆下调到64万辆的全年目标,更像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李想的“理想”,或许真该重新回到现实,好好想一想了。

#理想汽车销量暴跌#

#李想#

#新能源汽车#

#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