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10月11日在国内亮相的零跑 LAFA5,早已凭借在慕尼黑车展上的出色表现颠覆了市场对入门级纯电车型的认知。其核心竞争力源自 LEAP 3.5 架构的技术支持,作为零跑自主研发架构的最新迭代版本,该架构实现了驾舱一体中央域控、无模组 CTC2.0 电池技术等七大升级。这种集成化设计不仅将整车线束缩减至 996 米,更直接降低了制造成本,为“高配低价”提供了可能。
在具体配置方面,LAFA5 展现了超越同级的诚意。高配版搭载顶置激光雷达与高通 8650 芯片,支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这一系统已在零跑 B10 上得到验证,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 NAP 领航辅助。无框车门搭配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配合电掣黄专属车色,精准满足年轻人对“个性”的需求。动力方面,单电机 160 千瓦的输出功率接近传统 2.0T 发动机水平,加之与 Stellantis 联合调校的 LMC 运动底盘,使其具备了“钢炮”潜质。

续航表现同样出色,515 公里与 605 公里的版本覆盖了城市通勤与周末短途出行场景。CTC2.0 技术带来的 19% 电量提升,进一步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这些配置的组合,显然超越了“代步车”的范畴,更像是一款兼具实用性和驾驶乐趣的全能型产品。
在“代步”与“性能”之间找到平衡点
要判断 LAFA5 的定价合理性,首先需明确其实际竞品区间。此前市场猜测的比亚迪海豚(9.68-12.48 万)虽价格重叠,但定位差异明显。例如,海豚主打女性用户与家庭场景,未配备无框车门和激光雷达等配置,属于典型的经济型代步车。
真正的对标对象应是两类车型:一是大众 ID.3(12.59-15.99 万)这类主打“驾驶质感”的合资车型,二是比亚迪海豹 06GT(10.58-18.68 万)这类国产运动型产品。相比之下,ID.3 虽有品牌背书,但智驾系统仅支持基础辅助,且缺少无框车门等个性化设计;海豹 06GT 的四驱版本起售价已达 18.68 万,远超主流消费区间,13.68 万的两驱版又缺乏高阶智驾。
LAFA5 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其智驾配置优于 ID.3,价格又低于海豹 06GT 的性能版本。更值得注意的是,零跑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 Ultra 版将增加运动套件与更大尺寸扰流板,这意味着未来可直接对标 MG4 XPOWER 等性能车型,形成“普通版走量、Ultra 版树标杆”的产品矩阵。
10-15 万是常态,低于10 万则成“王炸”
零跑“纯电智能汽车普惠者”的定位,决定了 LAFA5 不会走高端路线,但越级配置又使其脱离低价区间,10-15 万的定价带既是市场共识,也是最优解。
从成本角度来看,LEAP 3.5 架构 65% 的自研自造率大幅降低了零部件采购成本。例如,7 合 1 油冷电机通过 VCU 与 MCU 融合设计,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还实现了 30 万公里性能零衰减。这种技术降本让高价值配置得以下放。参考零跑 B10(11.58-15.58 万)的定价策略,LAFA5 作为两厢车型,起售价有望低至 10 万级。

若零跑敢将起售价压至 9.98 万,无疑将成为“年度惊喜”。这一价格将直接吸引原本考虑燃油车的用户群体,凭借“无框车门 + 智能座舱”的组合,在朗逸、轩逸等传统家轿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点,真正践行“普惠”承诺。
写在最后:重新定义 10 万级纯电价值标准
LAFA5 的定价不仅关乎自身销量,更将重塑细分市场格局。如果按照 10-15 万区间上市,其将迫使合资品牌加速配置下放——ID.3 已出现 2 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未来可能进一步跟进;比亚迪或需为海豹 06GT 增加入门智驾版本,以应对竞争。

对消费者而言,这种竞争意味着“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12 万级就能拥有激光雷达智驾与无框车门,这在两年前是 20 万级车型才有的配置。而零跑计划围绕 LAFA5 打造的用户改装、社群运营体系,更可能复制高尔夫 GTI 的文化效应,让这款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社交符号”。
